学庚花艺培训之中式插花
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
时过花枝空,人老酒已衰。
——陆游
我国是东方式插花的发源地,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正式的插花形式也有近千年。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记载了青年男女相爱时采摘芍药花枝相互赠送与对方表达爱意。这也算是我国早的切花应用了,西汉时也有了把花枝插在盆中的简单插花形式。
东汉末年,佛教逐渐传入我国,插花成了佛事活动中的供养物之一,被称之为“佛花”。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简单的插花形式,将单种花插入瓶中和盘中。
隋唐时期插花已经可以作为一种职业,也附带着卖花买花的行业,“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宋朝以前,插花还是宫廷居多,到了宋朝,经济繁荣,才出现民间插花的景象,虽然宋朝还没有专著出现但已有关于插花技巧,如“出家清事·插花法”等。花器也逐渐丰富,瓶、盖、碗、筒、蓝等都有使用。明至清末,是传统中式插花彻底成熟,完善的阶段。
碗花
以各种碗作容器插制而成的花称之为碗花。
相对于其他花器来说,碗是较*取得的花器,随便拿出家中的碗就可以插花了。
花艺中标准的碗是“奢口而尖底”,也就是开口较大,底部较小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器型,倒过来看形似斗笠的样子。
碗花的结构精神以洛书“数”的阴阳互动为基础,讲求平衡。结构调整以高、中、低一层一层的形成,四方圆满,不可有太空洞或者拥挤不堪的表相。
碗花在中式插花中属于中小型作品,在家居中,可以放于茶几,书房。
根据碗的不同色彩与质感选择合适的花材,再配置木质的几架,那就再好不过了。
中国传统插花是东方插花艺术的起源。
在讲究生活品质的宋代,
插花、挂画、点茶、燃香被统称为“生活四艺”,
是文人雅士*的修养和高尚生活方式。
美好的插花意境,能够让人在陶醉其中,
感受自然与生命的**……
宫廷插花和寺庙插花随着统治者奢侈生活的需要及对艺术宣传教育作用的重视而受到提倡,得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而民间插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发展,直至唐、宋之时和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人员不断扩大,民间插花也随之活跃、发展与大。古代民间插花已盛行于饮食业中,并相当普及和广泛。另外,民间插花还常作为绘画、戏曲、小说的传作主题与插图等形式表现出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市民大众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取材广泛,设色多艳丽缤纷,内涵丰富,率直,多为酬神、祭祖、崇宗、祈福或驱鬼之意,表现了朴实纯真、简洁明快与喜庆热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