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学更花艺培训花艺知识小课堂
春事繁盛到难管难收,海棠团簇、山茶明艳、樱花烂漫、牡丹富丽……几乎每一株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非要开到荼蘼才好呢。连它们都知道,绚烂到,也就到了尽处。古人这时候,要折将一枝,插在瓶中,即便留春不住,亦可使它缓缓归吧。
古人是真爱花。每到春盛,百花盛开,不管男女老幼,皆沉浸在花海。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爱花之盛形成一种风尚,花便有了不同的内涵。
从,一朵花开始的艺术
插花,将花木剪裁插置在花器里,欣赏花木姿容之美。这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人类幼年阶段,长期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先人们,已能领会花卉的美丽。他们折取野花来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
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
佛教流入后,才渐渐发展到以鲜花和果品供神。如此,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在民间中逐步发展。
到后来,人们审美意识萌芽,审美情趣提高,花材则或枝、或花、或叶,甚至枯树、硬石,依着不同的线条、造型、颜色、浓密、高低的关系,赋予一定的思想和感情,插花有了再生的意义。
唐,插花艺术的繁盛
这便要晚至唐朝了。彼时,社会风气开化,博爱开放的唐人爱花更甚,尤其是插花艺术,进入了黄金时期,诗人罗虬,亦是插花艺术家,撰有世界上记录插花较早、较详的名篇《花九锡》。
花九锡:“重**帏(障风)、金错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
“九锡”就是九个程序。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
明,插花技艺与理论的成熟
要说插花艺术得起精要者,还得数明人。明代*抒性灵、不拘一格的人文风尚,决定了它偏爱**的传统。一旦艺术归于**,就找到了永恒的法门。犹如人归于赤子,就找了心灵的皈依。在**一派的追求中,插花也是力求简洁清新、色彩淡雅,讲求参差不伦,意态天趣。
爱花之士甚至总结出一系列的赏花之道,他们不仅为各类鲜花划分等级,同时对插花所用的工具、置放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式等都给予了严格的要求。中国插花在技艺和理论上走向了成熟,至今影响着当代的插花艺术。
更多花艺知识请咨询学庚花艺唐老师
花艺设计的载体
(一)花器的分类
1、常规花器
花型设计的必需品花器的种类很多。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编、化学树脂等在材质、形态上有很多种类。花器要根据设计的目的、用途、使用花材等进行合理选择。
2、玻璃花器
玻璃花器的魅力在于它的透明感和闪耀的光泽。混有金属酸化物的彩色玻璃、表面绘有图案的器皿,能够很好地映衬出花的美丽。
3、塑料花器
比较经济的道具。价格*,轻便且色彩丰富,造型多样。设计用途广泛。
4、陶瓷花器
花型设计中常见的道具。中式、日式、西洋式各有千秋,且**风情和各自的文化艺术。所以在使用选择上首先应与设计的式样一致为佳。
5、藤、竹、草编
形式多种多样,因为采用自然的植物素材,可以体现出原野风情。比较适宜无造作的自然情趣的造型。
6、金属花器
由铜、铁、银、锡等金属材质制成。给人以庄重肃穆、敦厚豪华的感觉,又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发展。在东、西方的插花艺术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7、素烧陶器
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中,素烧陶器有它*特的魅力。它以自身的自然风味,使整个作品显得朴素典雅。
(二)花器的作用
1、作品的载体
2、成分的一部分
切叶的种类
切叶的种类很多,叶片形态是植物某一特定的生态条件下,为适应其生长需要而逐渐形成、固定的,所以形态、质感变化很大,可选择性很强。目前,插花切叶多取用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单叶或复叶。根据着生的状态和叶子的形状,可分为线状叶材、团(块)状叶材和散(雾)状叶材。
学庚花艺培训
线状叶材 |
线状叶材可构成花型轮廓或基本构架等。如多数蕨类、散尾葵、新西兰麻、虎尾兰、熊草、苏铁等。
| 团状叶材 |
在插花中,一般用作焦点或重叠、铺垫及造型等。插花中常用的叶材,叶片呈大块面状,如龟背竹、鹅掌柴、棕竹、荷叶、蕉叶、春羽、八角金盘等。这类叶材的面积较大,具有重量感,多放在花与花之间,起重托作用,形成自然生态的一部分。
| 散状叶材 |
散状叶材的叶形细小,多插在花与花之间空隙处,具有填充过渡与平衡,增加层次感,减弱过重处理等功效,如蓬莱松、天冬、文竹、米兰、六月雪、山茜、肾蕨等。这些细叶插置得当,将能左右主题,充分发挥主体特色,为作品增色。